各位老铁!
你们的用车社又来了!
今天咱们得好好说道说道,这汽车圈里,特别是那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豪华品牌,现在是不是有点“水逆”了?
这不,一份叫“VoCAR中国汽车经销商之声2025H2夏季版”的报告,就像一面照妖镜,把这市场的真实情况给照了个底儿掉。
这份报告一出来,数据那叫一个扎心。
中国汽车流通行业整体得分,从2022年下半年到现在,已经连着七个季度往下走,今年上半年更是跌到了5.4分。
这说明啥?
说明咱们这汽车市场,早就不像以前那么好混了,现在是“卷”得够呛,大家都是拼尽全力,才能勉强维持。
在这场“卷”里,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,日子似乎更不好过。
报告里直白地说,“盈利能力”这一项,比上半年又下滑了0.3分,而且,竟然还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!
我的天,这可真是“时也,命也,运也”的写照。
豪华品牌一直以来都是靠着品牌价值和高利润吸引经销商,现在这“钱袋子”瘪了,那可是触及根本了。
为啥会这样?
报告给出了几个理由:终端价格竞争太激烈了,你们懂的,为了走量,优惠那是一波接一波,利润空间自然就被挤压得很窄。
还有,经销商的盈利模式也在转型,不能光靠卖新车了,得拓展服务、二手车这些业务,但转型哪有那么容易?
就像让你一个习惯了山珍海味的人,突然改吃粗茶淡饭,总得有个适应过程。
再加上“品牌形象”、“伙伴关系”这些也跟着往下掉,这说明,经销商对厂商的信任度、合作满意度都在下降。
用大白话说,就是“感觉不被重视了,钱也没以前那么好赚了”。
再看看具体细分指标,“新车盈利满意度”和“品牌整体盈利满意度”,平均得分都在3-4分之间。
这意思就是,经销商觉得卖一辆新车,赚的钱不多,整体上也是“赚得心累”。
新车销售毛利收缩,这简直成了所有豪华品牌经销商的“心病”,大家都是同病相怜。
但是!
就在这片“艰难”的行情里,雷克萨斯,它却像一股清流,愣是站稳了脚跟。
报告显示,雷克萨斯在豪华品牌里的综合得分,位列第二,而且,这得分比豪华品牌的平均值高出不少!
更让人称道的是,它在“品牌形象”、“伙伴关系”、“盈利能力”、“日常运营”这四大模块,得分也都比豪华品牌的平均水平要高。
这说明啥?
说明即使市场大环境不好,雷克萨斯也能保持相对的稳健,这可不是一般品牌能做到的。
当然了,雷克萨斯也不是完全不受影响。
报告也说了,它这期的综合得分比上半年稍微下滑了一点点,尤其是“盈利能力”模块,跌了0.3分,和整体趋势差不多。
不过,它在“品牌模块”上的领先优势依然非常明显,比平均高出1.4分!
这就像你在考试,大家都只考了60分,你考了80分,虽然比上次的85分低了点,但依然是佼佼者。
那么,雷克萨斯为啥能这么“抗压”呢?
这背后,不是简单的运气。
报告里提到一个关键点,就是经销商对雷克萨斯厂家团队的评价非常高!
尤其是在“工作能力及态度满意度”这块,新车销售、二手车、售后服务、零部件,这几个业务线,厂家人员的表现都进了品牌“Top10指标”。
新车部门满意度8.6分,二手车和售后也是8.5分,这说明啥?
说明雷克萨斯的团队,是真的懂行,而且态度也端正,和经销商那是“一条心”。
还有一点,就是“管理人员稳定性”得分8.1分。
你想想,一个品牌的管理层如果像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,经销商能信任你吗?
能跟你一起好好干吗?
雷克萨斯能保持管理人员的稳定,这说明厂商之间有一种长期的、稳定的“伙伴关系”,这种“厂商协同”的模式,才是它综合排名靠前的重要支撑。
这就像一个乐队,主唱、吉他手、鼓手都能稳定合作,才能奏出好听的音乐。
当然了,咱们也不能只报喜不报忧。
具体到“盈利”这个大头,雷克萨斯也和许多豪华品牌一样,面临着同样的压力。
经销商的诉求也很实际,基本上就两点:
第一,就是新车进销差价太窄了。
现在市场竞争这么激烈,价格一降再降,利润空间就被挤压得很窄,有些车型甚至出现了阶段性的“赔本赚吆喝”的情况。
这就像你去菜市场买菜,批发价都快赶上零售价了,你这中间商可怎么活?
第二,就是商务政策“不给力”了。
雷克萨斯厂家给的返利、支持政策,跟不上市场的节奏,而且缺乏一些有针对性的激励政策来弥补毛利。
简单说,就是厂家给的“红包”不够大,也不够“聪明”。
针对这些问题,经销商也提出了自己的“小建议”,而且相当有建设性。
一方面,他们希望厂家能跟上国家汽车消费补贴政策的步伐,加大返利力度,合理下调新车采购价,甚至取消那种“赛马机制”这种“卷死人不偿命”的考核方式。
另一方面,他们也希望厂家能在协同支持上更“给力”点,比如联合搞点区域性的营销活动,或者把商务政策的解释标准说得更清楚、更细致,这样政策落地才能更有效率,经销商也能更好地理解和执行。
展望2025下半年,国家出台的汽车消费补贴政策,加上消费者对豪华车升级的需求,这两股力量加起来,为汽车行业的盈利修复提供了机会。
而雷克萨斯,作为豪华品牌里的一员,它正在积极响应经销商的诉求,优化支持政策,来应对这个行业的挑战。
这种厂商协同的模式,不仅让它自己在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,也为其他豪华品牌如何优化渠道生态提供了宝贵的经验。
说到底,汽车市场就像一场大型的“生存游戏”,品牌、经销商、消费者,三方都得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。
雷克萨斯之所以能在“内卷”的大潮中保持相对的稳健,靠的不仅仅是产品本身,更重要的是它和经销商之间那种“同甘共苦”的伙伴关系。
当厂家真正站在经销商的角度去思考问题,去解决问题,这种“协同效应”就会爆发出来,最终实现品牌、经销商、消费者的多方共赢。
这事儿,大伙儿怎么看?
有没有在雷克萨斯经销商那儿买过车的朋友,可以聊聊你们的真实感受?
或者,你对现在豪华品牌普遍面临的盈利压力,有什么自己的看法?
这市场,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!
配资客户体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